家鄉(xiāng)“特”“優(yōu)”農產品“大學生推薦官”行動| 品牌手記⑥:渾源:一碗涼粉的鄉(xiāng)愁與回味


我的家鄉(xiāng)——渾源,位于山西省東北部,大同盆地東南邊緣,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。東接廣靈縣,西毗應縣,東南部以恒山為界,與靈丘縣、繁峙縣分界,占據著重要的地理位置,是古代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防線節(jié)點之一。恒山的巍峨,渾河的清澈,塑造了渾源的鐘靈毓秀,而一碗涼粉,更是刻進渾源人骨髓里的味覺記憶。它是云中大地孕育的美食明珠,自漢魏發(fā)源,悠悠千年。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淀,至明清,迎來鼎盛,街頭巷尾,十里飄香,成為渾源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更是憑借獨特風味,享譽“雁北第一小吃,云中絕味”的美稱。所以,當決定聚焦家鄉(xiāng)品牌,涼粉自然而然的成為我調研的核心。這不僅是挖掘美食品牌的成長,更是重拾與故土的感情脈絡,讓這碗承載家鄉(xiāng)文化的涼粉,帶著獨屬于它的味道與故事,走向更燦爛的發(fā)展之路。

起源:民間煙火醞釀的美味
渾源涼粉的起源藏在北魏的戰(zhàn)火紛飛。相傳道武帝曾發(fā)兵數萬在渾源大山,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。然而,山高路險,糧草不足。管糧官擔心士兵因饑餓嘩變,想起三國時期曹軍倉官王垕的故事,便和軍廚商議,制作一種用糧少,能裹腹,味道鮮香的食物。軍廚用莜麥、蕎麥、豌豆磨粉,加水攪拌,制成膨大松軟的糊狀粉坨,劃成條狀,配以醋,鹽水等調料。士兵和軍官吃后贊不絕口。此后,在渾源征糧時,他們將此法教給百姓,百姓紛紛效仿,憑借這一碗涼粉度過困苦年景。如今,這一美食在歲月流轉中,不僅成為家鄉(xiāng)餐桌上的常客,而且正從渾源逐步走向全國。
發(fā)展:一碗涼粉的蛻變之路


過去,渾源涼粉是街頭巷尾的日常美味,但隨著恒山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,它逐漸成為家鄉(xiāng)對外的文化名片。2006年,涼粉傳承人李有財的后人李瑞創(chuàng)建了“山西大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”,并注冊“恒綜”商標;2011年,“渾源涼粉制作技藝”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“大喜涼粉”成為目前渾源具有代表性的品牌,它的經營者王存喜是“渾源熗辣子制作技藝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。另外,“張三涼粉”、“榮盛源涼粉”、“王靈涼粉”等很多老字號,他們一輩一輩傳承著,發(fā)展著,走向更廣闊的天地。
對標廣西柳州螺螄粉“百億產值、全產業(yè)鏈發(fā)展”模式,挖掘地方名小吃“渾源涼粉”潛力。建設了“渾源涼粉”區(qū)域公共品牌,建成開放集文化展示、旅游、餐飲、休閑于一體的“涼粉文化園”,致力于打造“農業(yè)生產—加工商貿—鄉(xiāng)村旅游”三位一體的縣域經濟綜合產業(yè)體系,形成優(yōu)質土豆規(guī)?;N植、精制土豆淀粉標準化加工、渾源特色涼粉集約化生產、涼粉系列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現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格局。渾源縣委書記高瑩告訴記者,渾源縣將緊緊牽住產業(yè)發(fā)展這一“牛鼻子”,積極發(fā)揮本土特色優(yōu)勢,持續(xù)壯大文旅、黃芪、涼粉三大富民產業(yè),讓更多農戶錢包鼓起來,鄉(xiāng)村風光美起來。
目前,全縣現有涼粉注冊企業(yè)15家,其中SC認證企業(yè)2家,涼粉個體工商戶118家,未注冊的涼粉攤鋪約80余家,夏季涼粉攤點達800多家,從事涼粉產業(yè)經營及輻射的勞動力達1萬余人,近三分之一的農戶從中受益。2024年“渾源涼粉”成功獲評市級專業(yè)鎮(zhèn)。引進了錦江之星、萬達錦華、海友、尚客優(yōu)等一批連鎖酒店,培育了恒庭軒、憶景·云熙等一批本土民宿品牌,旅游住宿服務品質不斷提升。以“恒宗”涼粉為代表的企業(yè),通過“公司+農戶”的方式,帶動500余戶農民種植土豆和小雜糧1200余畝,每年每戶直接收益4000余元。此外,像“大喜涼粉宴”這樣的店鋪,平均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6000元左右。

優(yōu)勢:自然饋贈,恒山渾河的滋養(yǎng)


渾源涼粉的獨特,離不開這片土地得天獨厚的地理饋贈。恒山山脈如一道天然屏障,溫柔的環(huán)抱著這座縣城,千百年的地質運動在這里孕育出了獨特的土壤,不僅有山石風化后的礦物質滋養(yǎng),更有巖石沖積帶來的疏松透氣。而源源不斷的渾河澆灌著兩岸的土地,讓每一寸土壤都保持著恰如其分的肥力與濕度。在這里扎根的土豆,吸收著恒山的雄偉與渾河的清澈,長的薯肉飽滿,煮熟后輕輕一碾便成沙,質地細膩,淀粉含量遠超普通土豆。正是正宗的渾源土豆淀粉為涼粉的滑嫩爽口奠定了基礎。
而讓這份爽口更添層次的,是取自恒山山脈底層深部的水,順著巖石縫隙蜿蜒而下,帶著山間草木的清冽。它蘊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于人體健康大有裨益。當這樣的水與土豆淀粉相遇。在慢火熬煮中漸漸交融,淀粉的綿密與泉水的甘甜就成了最佳搭檔??梢哉f,用渾源的水“打”出來的涼粉清亮、軟嫩,像皮凍般晶瑩剔透,拿在手上滑溜溜,吃在嘴里像果凍,滑軟可口,風味獨特。
《東京夢華錄》有載,涼粉不僅是一道可口的小吃,還有消暑祛熱的功效。從營養(yǎng)角度來看,涼粉含水量達80%,在給人體補充水分的同時,也起到了促進新陳代謝,潤腸通便,給腸道“減負”的作用。其次,涼粉里的天然植物膠質是天然的“養(yǎng)顏因子”,它不僅能溫和滋養(yǎng)肌膚,讓皮膚保持水潤彈性,還能由內而外改善氣色,潛移默化地調節(jié)內分泌,幫助女性穩(wěn)住身體狀態(tài)。最后,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它的“隱藏屬性”,食用后極易產生飽腹感,讓人享受美味時,不自覺減少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,悄然成為瘦身路上的“助力者”,讓人們滿足味蕾的同時,也能輕松的管理身材。

困境:渾源涼粉成長的煩惱
渾源涼粉雖然廣受歡迎,但在品牌發(fā)展的道路上,仍被多重短板牽制著腳步,這些問題相互交織,讓其難以突破地域限制,實現更大范圍的影響力輻射。
首先,是品牌宣傳力度不夠,文化價值未被充分挖掘。目前,當地的宣傳多停留在“好吃”“爽口”等表層宣傳,缺乏對歷史淵源、技藝傳承、地域文化的深度解析。在多數消費者眼中,它只是一種普通的小吃,難以與“有故事,有底蘊”的品牌形象掛鉤,這種對文化價值的忽視,讓渾源涼粉在與其他地方特色美食競爭中失去了獨特的記憶點。
其次,生產規(guī)模落后,渾源涼粉目前生產仍以人工為主,生產效率低下,且單日產出量有限,更難以形成標準化的品質控制。這種以堂食為核心的經營形態(tài),使產業(yè)規(guī)模整體呈現散弱局面。而且渾源涼粉大規(guī)模品牌屈指可數,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(yè),市場主體多為個體經營,彼此間缺乏協同合作,甚至存在同質化競爭。
最后,電商渠道滯后,線上市場薄弱。在直播帶貨蓬勃發(fā)展的當下,渾源涼粉的線上布局明顯滯后。渾源當地電商人才缺乏,多數從業(yè)者對線上流量獲取,店鋪運營等環(huán)節(jié)不熟悉,未能借助短視頻平臺等資源打造話題熱度,使得渾源涼粉難以突破地域限制。

破局:文化為根,創(chuàng)新為翼
作為家鄉(xiāng)的一部分,我始終掛念著家鄉(xiāng)的發(fā)展,針對家鄉(xiāng)涼粉品牌化發(fā)展的短板,我將誠懇的提出我的建議。
首先,加大品牌宣傳力度,聯合文化部門、非遺傳承人,整理渾源涼粉的歷史淵源和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等,形成完整的文化故事。梳理渾源涼粉與恒山文化的關聯,推出“恒山腳下喝涼粉”的活動,同時將涼粉元素與恒山元素相融合,開發(fā)文創(chuàng)周邊,強化品牌文化符號。
其次,由行業(yè)協會牽頭,制定從原料采購、生產加工到打包運輸的統(tǒng)一標準,確保產品的質量。同時,扶持當地有潛力的作坊發(fā)展為企業(yè),助力建設標準工業(yè)化生產路線,實現從“人工現做”到“工業(yè)化生產”的轉型。
最后,聯合電商平臺開展本地培訓班,可聯合抖音、快手等平臺,針對從業(yè)者開展直播營銷、鏡頭呈現、粉絲維護、訂單處理等課程。邀請兼具流量與文化知名博主進行推薦,在抖音,小紅書等平臺發(fā)起熱度話題挑戰(zhàn),鼓勵消費者分享內容,提升線上曝光率。

感悟:家鄉(xiāng)情懷與品牌生長

在調研渾源涼粉文化品牌的過程中,我愈發(fā)感受到這碗涼粉與故土的緊密聯結。從田間土豆的播種,到作坊中淀粉的熬制,再到街頭巷尾的販賣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飽含家鄉(xiāng)人的情感與汗水。老一輩人堅守技藝傳承,守護這味道的根,新一輩人探索創(chuàng)新,致力讓涼粉走向更廣闊的天地。這碗涼粉,承載著新舊更迭的記憶,是游子對土地的眷戀,是對傳統(tǒng)的傳承,更是對未來發(fā)展的期許。
這次的調研涼粉,總覺的它像本寫給我的生活啟示錄。老匠人強調淀粉與水的比例,像我在課堂與社團的忙碌之間找平衡;農民說:“土豆要扎根土地才有結果”,像我在圖書館“扎根”專業(yè)書,在實驗室的實踐中找“果實”。它告訴我:真正的成長不是一躍而起,而是像淀粉在水中慢慢熬煮至凝結——先沉下心來吸取養(yǎng)分,再在時代的溫度里找到自己的定位?;蛟S我現在掌握的知識淺薄,對現實的認知也有缺陷,但我始終會守住對知識的敬畏,對現實的關注,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道路。
作為土生土長的渾源人,這次的調研讓我清晰的認識到家鄉(xiāng)涼粉品牌發(fā)展的潛力與挑戰(zhàn)。這碗從民間煙火走出來的涼粉,承載著渾源的歷史與文化,也寄托著百姓致富的希望。雖面臨品牌宣傳等諸多挑戰(zhàn),但只要守正創(chuàng)新,將傳統(tǒng)文化與時代創(chuàng)新融合,渾源涼粉定能突破地域限制,成為全國知名美食。而作為家鄉(xiāng)的一份子,我將把它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,讓人們想到崇山峻嶺的恒山時,也會想到那一碗承載著渾源文化,清爽滑嫩的涼粉。
作者簡介:山西醫(yī)科大學 公共衛(wèi)生學院 預防醫(yī)學專業(yè) 預防3班 田文穎
主編點評
這碗涼粉里,盛著的不僅是土豆淀粉與山泉水的交融,更是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的深情。匠人的堅守、時代的溫度,以及一個年輕人對故鄉(xiāng)最赤誠的回望在文中盡顯。作者以細膩的筆觸,將渾源涼粉從街頭小食升華為文化符號,讓我們看見食物背后的人——那些扎根土地的身影、熬煮時光的手藝、渴望走出去的期盼。
——學生主編:楊斯蕓
圖文來源 | 田文穎
圖文編輯 | 田文穎
技術總監(jiān) | 張宇航 田語欣
學生主編 | 常一銘 梁子蒙 楊斯蕓
創(chuàng)意策劃 | 錢如鑫 李翔 孟令勛
指導老師 | 何云峰 張志清
審核 | 張志清
簽發(fā) | 何云峰
【品牌手記⑥】【關注破23000+】
家鄉(xiāng)“特”“優(yōu)”農產品 “大學生推薦官”行動,青年大學生以青春筆觸與眼光,為家鄉(xiāng)品牌宣傳添上一抹亮色,7月份渾源縣調研時,偶遇志愿者渾源籍山西醫(yī)科大學田穎同學,她欣然我之邀約,加入品牌公益調研推薦活動中來,她帶來了質量上乘作品《渾源:一碗涼粉的鄉(xiāng)愁與回味》令人向往。大學生們從調研一行文一推送,全方位錘煉成長,作為活動策劃人甚為欣慰。
家鄉(xiāng)“特”“優(yōu)”農產品品牌 大學生推薦官行動漸入佳境,作品關注熱度不減,已破23000+,近期持續(xù)會有山西各地的視頻、手記和建議報告作品上線。
干啥喲喝啥,走那推銷哪!一對一導師團隊持續(xù)歡迎更多青年朋友參與到大學生品牌推薦官活動中來,大約不必糾結時間少和能力弱,只要愿意行動,團隊包教包會包發(fā)表,截至2025年11月30日。也歡迎單位合作[慶祝][慶祝][慶祝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
優(yōu)秀作品投稿郵箱:
調研手記和建議報告作品:
17735401737@163.com
短視頻和設計作品:
17735401737@139.com
【優(yōu)秀作品集】
1. 品牌手記類 ①:“柳林碗團”產業(yè)發(fā)展調研錄 2025-08-04
2. 品牌手記類 ②:歷山之麓“醉氧香菇”探秘錄 2025-08-04
3. 品牌設計類 第①期:特優(yōu)農品推薦官行動LOGO 2025-08-04
4. 品牌設計類 第②期:嵐州薯語:土里長出的綠色詩行與金色IP 2025-08-04
5. 品牌智庫建議①:中陽木耳品牌跨越式發(fā)展的建議與思考 2025-08-04
6. 品牌手記類 ③:東升與他的“醉氧山珍”品牌故事 2025.08.11
7. 品牌手記類 ④:走近“渾源黃芪”:一項“國字號”農業(yè)文化遺產的調查 2025.08.11
8. 品牌手記類⑤:翼城風味“圪烙饦”非遺文化探秘錄 2025.08.11
9. 品牌短視頻 ①:跟著連翹去“探險”——陵川深山到茶杯 2025.08.11
10. 品牌手記⑥:渾源:一碗涼粉的鄉(xiāng)愁與回味 2025.08.20
11. 品牌手記⑧:萬榮三白瓜品牌密碼與青春解碼 2025.08.21
》》相關資訊:山西農業(yè)大學、山西省品牌研究會舉辦農產品品牌大學生推薦官公益行動 2025.08.04
聲明:本文所用視頻、圖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第一時間告知,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于24小時內刪除消息!如需轉載本公眾號文章,請后臺私信,取得授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