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林水鄉(xiāng)的綠色蝶變(吳玥)
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8-18??來源:福建學習平臺??瀏覽次數(shù):28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晨光漫過木蘭溪,北大村以水為脈,清淤護岸后“水上巴士”重現(xiàn)碧波;盛夏荔林掛滿丹果,“一樹多品”嫁接技術讓百年古荔結出新果;暮色中全息投影演繹莆陽千年文脈,古厝與光影共舞;科舉門下狀元文化季激活“文化IP+生態(tài)旅游”;村集體以土地入股,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。千年荔林與活力水鄉(xiāng)共融,繪就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動圖景。

內(nèi)容由AI智能生成

晨光漫過木蘭溪的水波,給北大村的荔枝林鍍上一層金邊。老荔枝樹的虬枝間,幾只白鷺撲棱棱飛起,翅尖掃過垂落的丹果,驚起一串晨露——這是閩中水鄉(xiāng)最尋常的清晨,卻藏著生態(tài)中國最生動的注腳。在福建省莆田荔城區(qū)西天尾鎮(zhèn),三溪交匯的沃土上,這座因荔而生的村落,正用千年荔林的新綠、水鄉(xiāng)航道的清波、古厝檐角的晨輝,書寫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鮮活答卷。

北大村布滿河道,澗水潺潺,荔林蔥郁。

水是北大村的血脈。站在頂墩橋的青石板上眺望,“水上巴士”正劃破碧波,載著游人往荔林深處去。明代的石橋靜臥溪上,石縫里冒出幾叢青苔,橋洞倒映在水里,像一串串聯(lián)起古今的鑰匙。船行處,兩岸荔枝樹的枝葉在風中輕搖,樹影婆娑入水,碎成滿河流動的翡翠。村民說,這水脈曾差點斷了——20世紀末,沿岸些許雜亂的搭建、偶見的漂浮物,讓木蘭溪的靈韻打了折扣。如今不一樣了,清淤護岸、疏浚航道,水岸協(xié)同的“黃金航線”串起綠心荔林與古村群落,“舟行碧波上”的詩意,成了村民日常推門可見的風景。

最動人的還是盛夏。千株荔枝樹掛滿丹果,沉甸甸地壓彎枝頭,風過處,紅果、綠葉在陽光下跳躍,像無數(shù)個小燈籠在葉間閃爍。村里的老人說,這些荔枝樹少則百歲,多則數(shù)百年,是祖宗留下的“綠色銀行”??蛇@“銀行”也曾遇到過難題:品種單一、掛果不穩(wěn)。后來村里請來高??蒲袌F隊,在老樹上嫁接五地珍稀品種,“一樹多品”的奇跡讓百年古荔煥發(fā)新生。百畝采摘樂園里,孩子們踮腳夠著枝頭的果實,笑聲驚起了樹間的蟬鳴,這自然的饋贈,就這樣變成了觸手可及的幸福。

北大村綠心·荔洲島沉浸式水上巴士夜游項目。

暮色四合時,水上的光影漸次亮起。4公里航道上,全息投影在水幕上勾勒出莆陽千年畫卷:抗倭將士的刀光劍影劃破夜幕,還原古興化城軍民共守的豪情;“文獻名邦”的匾額在水幕上熠熠生輝,映照出莆陽學子寒窗苦讀的身影;元宵板凳龍燈的火龍在波光中蜿蜒,千百盞燈火連成流動的星河……游客坐在竹筏上,看光影里的歷史與岸邊的古厝重疊,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時光的紋路。這場精心打磨的夜游盛景,不是對自然的驚擾,而是用現(xiàn)代光影為千年文脈點睛——岸邊的媽祖宮燈火通明,檐角的風鈴與船上的笑聲交織,傳統(tǒng)與當下,在水波里達成了最美的和解。

走進古村深處,更覺時光在這里放慢了腳步。200多座莆仙風格民居錯落有致,燕尾脊在藍天白云下劃出優(yōu)美的弧線。推開一座百年老宅的木門,吱呀聲里仿佛能聽見過去的故事:墻上磚雕的纏枝蓮紋,在光影里仍顯精致。天井里的老井還映著天光,墻角的青苔記錄著歲月的濕度。在崇德社前的空地上,幾位老人正帶著孩童做燈籠,竹篾碰撞的輕響,和遠處游船的馬達聲奇妙地融合。

北大村創(chuàng)新打造的莆籍院士特色展區(qū)。

荔枝林里的科舉門是另一種時空對話。13座復刻的牌坊下,刻著21名莆籍狀元的生平,風吹過牌坊上的名字,像歷史在輕輕應答。而北大村“穿越北大”狀元文化季的舉辦,更讓這份歷史的回響有了新的韻律——成功推出“穿越北大上北大”文化IP,探索出“文化IP+生態(tài)旅游”的發(fā)展新路。研學的孩子們穿著漢服走過,觸摸著牌坊上的字跡,聽老師講“文獻名邦”的典故。不遠處的院士特設展區(qū)里,15位當代莆籍院士的事跡熠熠生輝,古之狀元與今之院士,在這片荔林里完成了跨越千年的接力。村里的老人說,這才是最好的傳承:讓老樹結新果,讓古訓育新人。

綠心深處的北大村,荔枝紅了。

產(chǎn)業(yè)的活水,讓這片土地更有活力。荔枝文化節(jié)上,漢服姑娘提著竹籃穿梭在林間,采摘的游客排起了長隊;草坪音樂會上,年輕人隨著旋律搖擺,身后的古厝成了最特別的背景板;“狀元宋韻”營地中,圍爐煮茶的老者與研學的學生相談甚歡……這些場景背后,是“三位一體”的運營智慧:村集體以土地入股,專業(yè)團隊規(guī)劃業(yè)態(tài),村民在家門口當起了船夫、講解員、手作師傅……去年,北大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,村集體經(jīng)濟年均增長30%,數(shù)字背后,是生態(tài)優(yōu)勢轉化成發(fā)展優(yōu)勢的生動實踐。

夕陽西下,最后一班“水上巴士”靠岸,船夫收起船槳,望著岸邊漸次亮起的燈籠,臉上漾起笑意。他打小在溪邊長大,年輕時也曾撐著小木船在溪上幫襯著運些農(nóng)資,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游船師傅?!澳憧催@水,清了;這樹,旺了;來的人,多了。”他指著不遠處自家的老屋,“兒子也回來了,開網(wǎng)店賣荔枝干、荔枝蜜,忙得腳不沾地呢。”說話間,荔枝林里傳來晚歸鳥兒的啼鳴,與遠處的歡聲笑語相和。

這便是北大村的故事:以水為脈,讓清波映出發(fā)展的底色;以荔為魂,讓古樹結出幸福的果實;以文為橋,讓傳統(tǒng)照見未來的方向。從千年荔林到活力水鄉(xiāng),這里的每一片葉、每一滴水、每一塊磚,都在訴說著同一個真理——當綠水青山被細心呵護,當生態(tài)優(yōu)勢與文化底蘊相擁,鄉(xiāng)村振興的畫卷,便會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開,繪就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。

(作者單位: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(qū)西天尾鎮(zhèn)人民政府)

責任編輯:林躍佳 袁圓
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(wǎng)站部分內(nèi)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(wǎng)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(wǎng)站對站內(nèi)所有資訊的內(nèi)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(nèi)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(nèi)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