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科普博覽 ? 科技博覽 ? 正文

科普|植物晚上會“睡覺”嗎?
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6-27??來源:人民日報??作者:李青為??瀏覽次數(shù):35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夜晚,含羞草的葉片會自然下垂閉合,到白天再展開;合歡樹的羽狀葉入夜后會“折疊”;一些睡蓮的花朵白天開放、晚上閉合……那么,植物晚上也會“睡覺”嗎?在植物界,無論是野生種群還是人工栽培植物,這種節(jié)律性的“睡眠”行為相當普遍。植物的“睡眠”行為,實際上是由植物內部生物鐘調控的生理過程。這種“睡眠”行為的背后,隱藏著植物適應環(huán)境的獨特智慧。


夜晚,含羞草的葉片會自然下垂閉合,到白天再展開;合歡樹的羽狀葉入夜后會“折疊”;一些睡蓮的花朵白天開放、晚上閉合……那么,植物晚上也會“睡覺”嗎?

在植物界,無論是野生種群還是人工栽培植物,這種節(jié)律性的“睡眠”行為相當普遍。植物的“睡眠”行為,實際上是由植物內部生物鐘調控的生理過程。這種“睡眠”行為的背后,隱藏著植物適應環(huán)境的獨特智慧。

首先,植物在白天展開葉片,可以更大限度吸收陽光,在夜晚閉合葉片則可以減弱蒸騰作用、減少水分損失,這種策略有利于植物提高生存能力。其次,葉片的夜間閉合,有助于減少溫度降低對葉片組織的損害,還能降低被草食動物等取食的風險。此外,一些花朵的晝開夜合,是為了白天方便動物傳粉,夜晚減少低溫和水分蒸發(fā)對雌蕊、雄蕊等的損害。

植物的生物鐘,是植物內在的一種時間調控系統(tǒng),生物鐘的運行包括感知環(huán)境信號、生物鐘校準和做出相應生理反應三個基本步驟。

植物通過光敏、色素等一系列“傳感器”感知光照、溫度變化等信號,隨后進行細胞內生物鐘校準。植物細胞內有一個核心振蕩器,是由一系列相互調控的基因和蛋白質共同構成的復雜網絡。核心振蕩器能對植物的生理活動進行調節(jié),例如,通過控制葉片氣孔開閉,優(yōu)化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等。精細的調控機制不僅能幫助植物適應晝夜節(jié)律,還使其能靈活應對環(huán)境變化,增強生存競爭力。

植物的晝夜節(jié)律現(xiàn)象,揭示了生物鐘在植物生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,背后蘊藏著的自然規(guī)律和生命智慧,令人驚嘆。

(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,記者施芳采訪整理)

責任編輯:魏敏
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