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科普博覽 » 人文歷史
  • 名言 | 老子: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
    名言 | 老子: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
    • 名言 | 老子: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老子,中國古代思想家、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,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著有《道德經(jīng)》等。意思:大丈夫立身敦厚,不居于澆薄;存心樸實,不居于虛華。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。就是說要實實在在的,不要搞些虛華的東西,虛華的東西沒有生命力。責(zé)任編輯:楊青青
    • 2022-11-28
  • ?
  • 名言 | 老子: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
    名言 | 老子: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
    • 名言 | 老子: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老子,中國古代思想家、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,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著有《道德經(jīng)》。意思:天下的難事,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;天下的大事,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。責(zé)任編輯:楊娜
    • 2022-11-28
  • ?
  • 名言 | 吳承恩:山高自有客行路,水深自有渡船人
    名言 | 吳承恩:山高自有客行路,水深自有渡船人
    • 名言 | 吳承恩:山高自有客行路,水深自有渡船人吳承恩,明代文學(xué)家,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《西游記》的最后完成作者。責(zé)任編輯:李思垣
    • 2022-11-26
  • ?
  • 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承攬合同 Contract of Work
    • 2022-11-26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善勝者不爭 Win a War Without Fighting
    中華文化 | 善勝者不爭  Win a War Without Fighting
    • 善勝者不爭Win a War Without Fighting善于取勝的人不爭斗。猶言“不戰(zhàn)而勝”。戰(zhàn)爭的直接目的是戰(zhàn)勝敵人,但戰(zhàn)勝敵人并不以戰(zhàn)爭為最高手段,直接訴諸武力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。面對沖突和爭斗,應(yīng)該在更高層次上尋求超越武力的更好的制勝方法。努力在各方面整備自身,使自身足夠完備或強大,游刃有余,甚至沒有對手,這是根本的制勝之道。This concept means 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5
  • ?
  • 名言 | 劉安:太山之高,背而弗見;秋毫之末,視之可察
    名言 | 劉安:太山之高,背而弗見;秋毫之末,視之可察
    • 名言 | 劉安:太山之高,背而弗見;秋毫之末,視之可察劉安,西漢時期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,主持撰寫了《淮南子》。此句意思為,高大的泰山,如果背向而視必然看不見它;秋毫的末端,如果仔細審視也能看清楚。責(zé)任編輯:楊娜
    • 2022-11-24
  • ?
  • 名言 | 葛洪:志合者,不以山海為遠
    名言 | 葛洪:志合者,不以山海為遠
    • 名言 | 葛洪:志合者,不以山海為遠葛洪,東晉理論家、醫(yī)藥學(xué)家。這句名言的意思是如果兩人志趣相同,他們不會因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離很遠。責(zé)任編輯:楊青青
    • 2022-11-24
  • ?
  • 名言 | 劉義慶: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侖之山
    名言 | 劉義慶: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侖之山
    • 名言 | 劉義慶: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侖之山劉義慶,南朝宋文學(xué)家,代表作《世說新語》。此句意思為,夜光珠不一定得出自有名的孟津河中,大玉璧不一定非得采自盛產(chǎn)玉石的昆侖山上。比喻人才不必講求出身。責(zé)任編輯:李思垣
    • 2022-11-24
  • ?
  • 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不當?shù)美? Unjust enrichment
    • 2022-11-24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分 Fen (Natural Attribute)
    中華文化 | 分   Fen (Natural Attribute)
    • 分Fen (Natural Attribute)名分或位分。在一定的秩序之中,事物與他者相區(qū)別的屬性、狀態(tài)及其限度,被稱為“分”?!胺帧睒酥局挛镒陨淼奶刭|(zhì),也決定著與他者相區(qū)分的界限,如天人之分、公私之分、死生之分等?!胺帧被蛟醋宰匀坏囊?guī)則,或取決于人為的命名與規(guī)范。就事物或人天生的本性而言,有所謂“性分”之稱。而在人倫秩序之中,特定身份所具有的職責(zé),則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4
  • ?
  • 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保理合同 Factoring Contract
    • 2022-11-23
  • ?
  • 名言 | 尼采:大地上生長的東西,還有什么比高而強勁的意志更令人歡愉
    名言 | 尼采:大地上生長的東西,還有什么比高而強勁的意志更令人歡愉
    • 名言 | 尼采:大地上生長的東西,還有什么比高而強勁的意志更令人歡愉尼采,德國哲學(xué)家,著有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《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(xué)》等。責(zé)任編輯:王雨萌
    • 2022-11-23
  • ?
  • 咬文嚼字|“嘆為觀止”的誤用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濃淡 Denseness and Lightness
    中華文化 | 濃淡  Denseness and Lightness
    • 濃淡 Denseness and Lightness濃淡可用于形容顏色、氣味、滋味等的深淺、強弱程度。在文藝領(lǐng)域中,濃淡可指繪畫色彩的濃淡、文學(xué)語言的華美與簡淡、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的濃艷與清淡以及抒情方式的強烈與平淡等含義。“濃”與“淡”是辯證的存在,比如,中國畫的筆墨一向有濃有淡,濃不至于濁穢,淡不至于虛緲,尤其水墨畫更注重墨色的濃淡,以表現(xiàn)陰陽、向背、虛實、疏密、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3
  • ?
  • 辟謠 | 掃碼就能領(lǐng)補貼?提示社?!爱惓!痹诰€速辦?當心是騙局
    辟謠 | 掃碼就能領(lǐng)補貼?提示社?!爱惓!痹诰€速辦?當心是騙局
    • 隨著數(shù)字技術(shù)的發(fā)展應(yīng)用,大家辦業(yè)務(wù)、享服務(wù)越來越高效便捷了。足不出戶,打開手機,輕松搞定。不過,騙子也盯上了“機會”,制造各種騙局。掃碼填信息直接領(lǐng)補貼?社??顟B(tài)“異?!本€上速辦?詐騙套路多,一定要警惕!掃碼自助領(lǐng)補貼?當心被盜錢!近期,你是否收到過領(lǐng)取社保補貼、個人勞動補貼等內(nèi)容的郵件?能領(lǐng)錢當然是好事兒,但咱可一定得多個心眼,千
    • 2022-11-23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師出有名 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
    中華文化 | 師出有名 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
    • 師出有名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興兵開戰(zhàn)要有正當?shù)拿x或理由。泛指做事有正當?shù)睦碛?。它包含兩層意思:其一,師直為壯,謂出兵理由正當,則士氣旺盛,戰(zhàn)斗力強,否則難以服眾;其二,無故不得興兵,防止因貪、怒而窮兵黷武。其核心在于強調(diào)戰(zhàn)爭的正義性。這是文明精神的體現(xiàn)。To wage a war, one must have a legitimate cause, just as we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2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榮辱 Honor and Disgrace
    中華文化 | 榮辱 Honor and Disgrace
    • 榮辱 Honor and Disgrace榮譽與恥辱?!皹s辱”是對個人或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(xiàn)所給予的評價與反饋。“榮辱”的評判以社會認可的價值標準為依據(jù)。言行符合標準,會享有榮譽;違背標準,則會遭受恥辱。此外,“榮辱”也指個人或群體對自身言行表現(xiàn)的道德感受,即感到光榮或恥辱。這種自我的道德感受源自對價值標準的認同。不過,不同學(xué)派所主張的價值標準會有所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1
  • ?
  • 看開不看破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言與志反,文豈足征 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'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
    中華文化 | 言與志反,文豈足征  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'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
    • 言與志反,文豈足征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'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如果所寫文章與自己內(nèi)心的情志不一致,這樣的文章有何價值呢?“言”指言辭、文章,“志”指作者的思想情感。出自南朝劉勰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。劉勰認為,在創(chuàng)作的時候,應(yīng)當為情而造文、為志而發(fā)言,就像《詩經(jīng)》的創(chuàng)作者們那樣,心中有志向、有愁思、有歡欣,然后發(fā)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11-20
  • ?
  • 習(xí)近平“典”論|家風(fēng)篇
    習(xí)近平“典”論|家風(fēng)篇
    • 習(xí)近平“典”論|家風(fēng)篇央視網(wǎng)責(zé)任編輯:楊洋
    • 2022-11-18
  • ?
 «上一頁   1   2   …   15   16   17   18   19   …   32   33   下一頁»   共646條/33頁 
?
按分類瀏覽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