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行業(yè)資訊 ? 各地資訊 ? 正文

福建:谷豐倉滿,糧安八閩

發(fā)布日期:2025-10-23??來源:福建日報??作者:新福建??瀏覽次數:26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10月16日,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湖林鄉(xiāng)石井村千畝梯田披“金甲”。林國樺 唐小玲 攝金秋十月,我們從一粒希望的種子出發(fā),全鏈條解碼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福建省如何穩(wěn)穩(wěn)端牢自己的飯碗。廣開糧路谷滿倉國慶假期剛過,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(zhèn)種糧大戶馬芳華便忙著調度農機。今年8月,他家的3000多畝再生稻首戰(zhàn)告捷,頭季稻普遍畝產干谷超700公斤。算上再生季收成


10月16日,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湖林鄉(xiāng)石井村千畝梯田披“金甲”。林國樺 唐小玲 攝

金秋十月,我們從一粒希望的種子出發(fā),全鏈條解碼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福建省如何穩(wěn)穩(wěn)端牢自己的飯碗。

廣開糧路谷滿倉

國慶假期剛過,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(zhèn)種糧大戶馬芳華便忙著調度農機。今年8月,他家的3000多畝再生稻首戰(zhàn)告捷,頭季稻普遍畝產干谷超700公斤。算上再生季收成,實現(xiàn)“噸糧田”目標指日可待。

近年來,福建糧食生產堅持“穩(wěn)面積”和“提單產”兩手抓,持續(xù)鞏固提升糧食產能。據悉,福建已連續(xù)多年實現(xiàn)糧食面積、總產、單產“三增長”。作為近年來大力推廣的稻作模式,“一種兩收”的再生稻,全程機械化生產兩季畝產最高達到1300公斤。

福建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人多地少,糧食自給率僅21%。作為典型的糧食主銷區(qū),如何填補每年高達1900萬噸的產銷缺口?福建的策略是:既要自力更生,挖掘本土產能;又要廣開“糧”路,引糧入閩。

國慶中秋消費旺季,“黑土優(yōu)品”閃耀榕城。北大荒食品集團福州分公司通過舉辦產品展銷等活動,集中推介五常大米、墾川香大米等來自東北黑土地的優(yōu)質糧油產品。

“荊楚糧油”“遼寧優(yōu)品”等來自天南地北的好糧油,也都是福建餐桌上的???。這背后,是產銷攜手、責任一起扛、飯碗一起端的協(xié)同努力。

據悉,2005年起,福建就與部分糧食主產省共同舉辦糧食產銷福建洽談會,不斷拓展引糧入閩渠道。20多年間,廣結“糧”緣的福建朋友圈不斷擴大,先后與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中的11個建立了政府間產銷協(xié)作關系,借助糧洽會平臺,福建累計從協(xié)作省份調入糧食超1億噸。今年6月舉辦的第二十一屆福建糧洽會,吸引500家全國糧油企業(yè)參展,規(guī)模為歷史之最。

智守糧倉粒粒安

隨著秋糧集中上市,各地糧食儲備庫相繼開倉納糧。

在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建寧直屬庫,信息專員危明亮在中控室內輕點鼠標,15號糧倉內部場景躍然屏上,溫度、濕度等糧情數據一目了然,進糧記錄、檢驗記錄、客戶信息等出入庫情況一覽無余,“有了‘智慧大腦’加持,收糧、儲糧、管糧,事半功倍?!蔽C髁琳f。

建寧直屬庫是福建新一輪省級糧庫重點建設項目之一,倉容8.09萬噸,總投資1.76億元。充當其“智慧大腦”的,則是當前福建各級糧食儲備庫的標配——“智慧閩糧”信息系統(tǒng)。

糧安天下,既要產得出、供得穩(wěn),更要儲得好、備得足。

走進糧倉,滿倉滿谷帶來滿滿的安全感??凑畠洌瑩屜融s早實施增儲擴容,開工新建163萬噸糧庫倉容;看社會儲備,出臺措施鼓勵引導86家規(guī)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(yè),建立社會責任儲備4.8萬噸。同時,全省共認定2231家糧食應急保障企業(yè),打造“135應急保障圈”——主城區(qū)“1個小時”、周邊城市“3個小時”、城市群“5個小時”,體系化快速響應,確保應急甚至極限狀態(tài)下糧油供應安全。

智慧化賦能,24小時全方位守護每一粒稻谷,讓安全感加倍。

視頻監(jiān)控和每個倉廒糧堆內約200個傳感器,可實現(xiàn)對糧食溫濕度、扦樣、質檢等41類糧情數據自動采集,生成庫存、倉儲、質量等6張圖表;預警模塊,通過對實時糧情和歷史數據進行AI分析,可完成對“轉圈糧”“以陳頂新”等違規(guī)行為,糧食發(fā)熱、蟲害、霉變等異常情況以及安全生產等46種情形進行動態(tài)預警……

目前,福建已初步建成糧食購銷和儲備數字化監(jiān)管體系,全省163個原糧儲備庫、276個應急成品糧油代儲點全部接入“智慧閩糧”監(jiān)管平臺,實現(xiàn)全覆蓋、全流程、穿透式監(jiān)管。

嚴控糧損慶余年

近日,2025年全省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在建甌市舉行。來自8個設區(qū)市的24名農機手代表駕駛收割機縱橫馳騁,裁判組從水稻損失率、割茬高度、作業(yè)效率、漏割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。

保障糧食安全,既要種好穩(wěn)產增產“有形良田”,更要耕好節(jié)糧減損“無形良田”。這塊“無形良田”,在沃野田疇,在加工車間,在倉廩府庫,在運輸途中,也在百姓餐桌。福建堅持全鏈條發(fā)力,從糧食生產、收購、儲存、運輸、加工、消費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入手,減少糧食損失浪費,推動全社會形成愛糧節(jié)糧、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。

“全國糧食企業(yè)每年因稻谷儲藏過程中陳化變質、倉儲害蟲以及霉變影響,產生的損失約占總儲存量的5%?!痹诮衲旮=Z洽會上,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涂詩航帶來了該所育成的優(yōu)質稻新品種“福香占”。得益于其與生俱來的耐儲藏基因,“福香占”即便歷經3年儲存,也能擁有媲美新糧的品質。目前,“福香占”已在龍巖等地廣泛種植。

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長樂直屬庫則以科技興儲,穩(wěn)定糧食品質?!案=ǖ靥幐邷馗邼駜Z生態(tài)區(qū),因此,防蟲與控溫,是糧食儲備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?!遍L樂直屬庫負責人鄭頌說,為有效應對蟲害,該儲備庫在全省率先推廣食品級惰性粉氣溶膠防蟲殺蟲技術,“與傳統(tǒng)藥物熏蒸不同,惰性粉顆粒進入害蟲關節(jié),磨損節(jié)間膜,蟲體嚴重失水,由此實現(xiàn)物理殺蟲。同時,惰性粉主要成分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”。

如今,綜合控溫準低溫儲糧、惰性粉防蟲應用、充氮氣調儲糧等綠色儲糧新技術,已在全省糧庫廣泛應用,為節(jié)糧減損提供了全套解決方案。與此同時,福建節(jié)糧減損“黑科技”也在不斷上新:糧食無人自動化驗系統(tǒng),一鍵生成谷物“體檢報告”;AI無線測蟲科技,實時監(jiān)測糧堆蟲害動態(tài)變化……作為糧油科技展示與對接的重要平臺,一批批前沿成果在福建糧洽會首發(fā)亮相,并走向行業(yè)推廣。

來源:福建日報

責任編輯:李舟蕤 陳星宇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